雷锋月系列活动 | “雷锋精神,青春同行”主题讲座活动

发布者:
发布时间:
2025-03-17
浏览量:

3月14日晚上,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在材料楼404举办“雷锋精神,青春同行”主题讲座,邀请陈艺榭、余惠雯、邢湘玉三位优秀志愿者分享志愿服务经验。数十名同学现场聆听,共同感受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创新。

2022级材料科学与工程 陈艺榭

讲座中,陈艺榭同学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志愿成长路径,从参与 “军民同心筑梦” 文艺晚会、校庆等校级活动积累经验,逐步成长为大型活动主要负责人。经过专业培训后,她主导组织多场校级活动,累计志愿时长超 700 小时,她在分享中尤其介绍了数字中国建设峰会、中国侨智发展大会等国家级活动。其中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需通过三轮选拔,最终由专家考核政治素养、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,并接受心理调适、文化涵养等专项培训。

她特别注重特色志愿服务创新,创立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“绘梦心声”实践队,设计“桔灯制作”、“上郑花生 ”、“蘑菇世界”等儿童服务项目,通过文化传承与劳动教育结合的创新模式,在 2024 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。这种从活动参与者到项目设计者的跨越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志愿者从实践到创新的进阶路径,其经历为高校志愿服务人才培养提供了成长范本。

2022级材料科学与工程 邢湘玉

活动中,邢湘玉同学真诚地分享了自己首次担任校运会裁判员时的复杂心情,既有对未知工作的迷茫,也有参与志愿活动的激动。在老师、学长学姐和同学们的帮助下,她顺利完成任务,收获了成长。

邢湘玉同学从活动和自身两个方面,为同学们介绍了参与志愿服务的途径。日常志愿活动包括停车督导等,能为校园秩序贡献力量;像校运会这类大型活动,也是志愿服务的重要平台。她鼓励同学们结合自身特长参与,例如发挥主持演讲、摄影方面的优势。此外,她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实践经历。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,她所在的实践队深入乡村开展调研,深入了解乡村的发展现状和需求。同时,她还多次走进中小学进行材料科普。通过这些活动,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,也让她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她的分享激发了同学们对志愿服务的热情,为大家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。

2022级材料科学与工程 余惠雯

活动中,余惠雯同学以 “志愿者是健康社会的生命之血” 为理论基点,系统阐释新时代志愿精神内涵,强调奉献精神、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有机统一,并以抗震救灾、奥运保障等重大事件为例,展现志愿者群体在国家战略中的支撑作用。

在实践层面,她带领团队在当地开展了多场趣味科普活动,覆盖数百余名青少年,有效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。同时,她积极参与“福道行”绿色督导,为来往路人提供帮助以及清理沿途垃圾;组织“3・5”学雷锋社区实践交流会,主导“材子八闽承古韵”三下乡实践。余惠雯同学将材料学科专业知识深度融入志愿服务,通过科普教育、环保实践、文化传承三大载体,构建起“专业赋能社会服务”的创新模式。其事迹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将个人成长与社会治理、文化创新、教育公平深度融合的责任担当,为高校志愿服务提供了的实践范式。

此次分享会让同学们对志愿服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激发了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,营造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氛围,助力更多同学在志愿服务中绽放青春光彩。